《無節制消費的元兇》‖揭露消費真相
《無節制消費的元兇》‖揭露消費真相

⭐️紀錄片《無節制消費的元兇》一共三集。講述的是爲何我們會無節制的消費,揭露背後的原因,商家的套路,心理學特點等等。

🔍第1集:故意製成易耗品。壟斷商縮短燈泡使用壽命,從而增加銷量。墨盒上有類似計數器的裝置,比如只能打印五千張紙,要麼停止工作,要麼需要更換新的墨盒,而原本的墨盒其實還可以繼續使用兩個輪迴。蘋果手機隔幾年的換代,有人排隊半月就爲了購買新一代手機,但兩代手機其實差別很小,不斷地新產品出現推動人不斷購買。

🔍第2集:利用消費者的恐懼營銷。胃灼熱的症狀,匹配了一個胃食管反流的疾病,所以治療胃灼熱的藥物賣的很好。因爲降低了高膽固醇血症的診斷標準,他汀類降脂藥賣了很多,制定標準的人竟然和公司有利益關係,高膽固醇血症是引起心臟病的因素,但不是唯一因素。還有具有營養健康功能的水,並不健康,打着消毒功能的肥皁,其實和普通肥皁具有一樣的消毒功能,以及抗衰老的各種治療手段等等,利用消費者的焦慮和恐懼,是他們的營銷策略。

🔍第3集:轉戰兒童市場。《變形金剛》背後的故事只是爲了賣那些汽車玩具,即先創造玩具,根據玩具編一個故事。而這個故事是兩個創始人在車上花三個時間就編出來了。很難想象汽車可以向兒童打廣告,因爲兒童的意見可能會影響家長的購買。可以從兒童的角度增加車的設計,從而提高車的購買率等等。

🔍另外還有網上支付,方便的同時,減少了現金支付帶來的心痛感,信用卡的出現,讓人在購買時減少了猶豫,網絡的出現,讓商家24小時營業,隨時能購買。

⭐️本紀錄片採訪了消費者,商家,營銷者,制定規則者等等,還是具有說服力的,無處不在的營銷策略,心理意圖,從而讓人無節制的消費,一直消費。

⭐️雖然看了紀錄片,我們還是會無節制消費,但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