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,BBC邀請了來自36個國家的177位專業影評人,打破語言、性別、電影節首映等影響評選的各種因素,投票選出了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。這份榜單兼顧了藝術與商業,前十名中還有兩部華語影片入選。榜單的排名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,但這些影片確實是值得觀賞的經典之作。
🏙《第25小時》
在另一種文化環境中經歷了一場大悲劇後幾個普通人的生活原生態,斯派克·李拍出了紐約,這個芒蒂即將告別的城市所具有的一切:骯髒的空氣,人們的悲傷,憤怒。
💻《社交網絡》
一部屬於年輕人的電影,它記錄了這個時代最大的一次變革:交往方式的變革。大衛·芬奇的電影把握了當代年輕人心裡的潛流,把友誼、野心、背叛這些主題放進影片裡,讓這個故事具有了普世性。
👭《對她說》
敘事十分緊湊而流暢,靠着字幕的提醒穿插着許多閃回的敘述,但絲毫沒有錯亂的感覺,畫面與音樂在影片中的角色,像是被縫合在劇情中一樣貼切。《對她說》強調的是,那份愛的交流、靈魂的傳遞,可以融化人與人之間所有的隔閡。
🤖《機器人總動員》
影片的前40分鐘,幾乎沒有任何對白,沒有任何人類角色出現,卻已經成就了一首充滿了美和智慧的影像之詩,《機器人總動員》成功來自以下三大要素:它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動畫片,一件令人拍案叫絕的視覺藝術品,還是一部嚴肅的科幻電影。
🔨《老男孩》
作爲樸贊鬱「復仇三部曲」的第二部,《老男孩》依然延續了前一部爲摯愛的人而復仇的主題,電影對生命、倫理、愛情以及心理進行了深刻的描述,帶給觀衆的思考深沉而厚重。
👩🏻《瑪格麗特》
不是一部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,片中有很多讓觀衆看起來很奇怪的表達方式,時而表達遲鈍、時而描述短暫、時而又很漫長。該片表現出了人性的自我放縱和對情感的痛苦經歷。
🎧《竊聽風暴》
這部嚴肅的反省式影片,延續着21世紀以來德國電影強烈的思辨氣質和毫不含糊的批判精神。《竊聽風暴》是一部關於自我救贖的電影。作家在反抗中找回了自己,竊聽者在光榮背叛中獲得了拯救。
🦇《蝙蝠俠:黑暗騎士》
在概念化、創作、演出和導演等方面,它超越了所有《蝙蝠俠》系列,甚至超越了它令人驚嘆的前集。這部諾蘭掌舵的《俠影之謎》續篇,是一部黑暗、複雜又令人心神不寧的電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