👧上學時,對財務自由的理解是:不再花父母的錢
💇♀️工作後,對財務自由的理解是:不用別人發工資
🤔簡單來講:就是個人資產穩定增長後的結餘要夠一切消費
·
大體上,現在成年人財務自由的等級基本可以分爲9種
👇快來康康自己到哪了
·
1~3級:大部分人的收入,基本能達到
4~6級:不是那麼容易達到,或許有過,但不是自由
7~9級:大部分人終其一生,都沒有這些選項
·
☀️「財務自由」是引自西方投資理財中的一個概念
☀️它是投資理財的一個終極目標
🌼一個人要做巴菲特幾乎不可能,但達到財務自由還是可能的
💪只要改變你的理財習慣,就能實現華麗轉身
👉這裡給大家貼了實用乾貨,具體看圖2.3.4
·
🌸接着說:
➡️財產性收入可以來自:房租、投資收益、儲蓄利息等
➡️財產性收入中一個重要概念是:淨現金流入
·
有的人可能擁有不少物業,但每個月下來收入的租金還不夠覆蓋銀行的按揭供款
😥現金流爲負數
像這樣的資產在財務負債表上是一個「債務」
😐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「資產」
·
對於普通人理財或許涉及不到這麼複雜的東西
😋所以我們用自己的小本方式理財就好
比如現在就可以爲以後就打下現金流的基礎
·
🖐常見的理財方式可以看圖5
低風險/低收益工具:小打小鬧,水花不大
高風險/高收益:雖然可能得到大賺的機會,但一般人卡不準時機
低風險/中高收益:既安全,又能保障一定的收益
·
綜合考量,還是覺得年金(大富翁計劃)更有優勢:
⭐️利益確定,抵禦通貨膨脹和利率下行
⭐️將來這筆錢活多久領多久,明確寫進合同
⭐️收益好,預定利率3.5%,行業領先
⭐️10元起投,錢多了就丟進去,沒錢也可以晾着
·
比如25歲開始每月花1000的成本,到59歲共投入¥41.7萬
🤪通過時間的魔法,可以得到:
💰60歲變成¥62.6萬
💰70歲變成¥94.7萬
💰80歲變成¥120.1萬
·
既省時間,免去了你總是操心「理財大業」的焦慮
又很安全,畢竟能漲多少都清清楚楚
❤️根據這個算法,豈不是一下就跨越了好幾個級別嘛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