🌸
我讀的第一本馬爾克斯是《族長的秋天》,原因是這本看上去比較短,我想說可能讀起來沒那麼困難。然而拿到了以後我就瘋了,因爲每章基本上沒有分段,因爲沒有句號,我堅持到了書的四分之一處,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,也就不了了之,到今天也沒有讀完。也不記得講了什麼,如果有朋友讀過,也許能幫我重燃讀它的勇氣?
🌸
我想可能這就是馬爾克斯說的長句,他確實用了呼吸逗號,可是沒有呼吸段落。不過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文化差異和文字的感知不同,導致我沒有辦法細品其中的韻味。
🌸
從寫作人的角度來講,馬爾克斯最常被提到的就是《百年孤獨》的經典開頭,大量的課程用此爲例,讓我們學習怎麼樣留下懸念、怎麼樣玩轉時間。
🌸
「多年以後,面對行刑隊,奧雷裏亞諾·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。」
🌸
一句話裏包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,「多年以後」說的是未來,「面對行刑隊」說的是現在,「那個遙遠的下午」說的是過去。這句話還製造了三個懸念:「多年以後」讓你想知道他都經歷了什麼?「面對行刑隊」讓你想知道他幹了什麼壞事才會被判刑?還有,「那個遙遠的下午」,他爲什麼會去「見識」冰塊這種很平常的東西?這種引發好奇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鑑。
🌸
馬爾克斯除了是一位魔幻現實主義作家,他還是一個非虛構作家。他學過電影,做過記者。他寫過一個流亡的電影導演如何潛回國內祕密拍電影。也寫過連環綁架案。寫這兩本書時,他就做了大量的記者採訪工作,他認爲,寫作是相通的,你總能從非虛構的寫法中獲得靈感,也能從虛構的寫法中找到不同的表達方式。他成名之後還辦過雜誌、發起成立過培訓記者的學校。
🌸
我一直都記得村上春樹對馬爾克斯的評價,是說那些他作品裡魔幻的部分才是馬爾克斯的現實。人們總說,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,但有時候,虛構的卻遠遠沒有現實裏的故事更「魔幻」,不是嗎?
🌸
我是珂文,
一個愛寫作,愛閱讀,愛尋找自己的探索者;
一個愛幻想,愛生命,愛體驗點滴的經歷者;
終生學習,沉澱心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