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刷爆2020年和2021年年末小紅薯的黑暗喜劇電影,還有人沒看過嗎!
·
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當年發生的大事件串聯在一起,用戲謔性的臺詞暗戳戳表達了製作團隊的觀點。很多大事件都被加進這個調侃大禮包,像😷、YouTube網紅、特lang普、英女王等等。可以等於是年度新聞回顧了。
·
有些臺詞也是有真實背景的。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一個科技公司的老闆說:憤怒是社交媒體裡最容易被放大的情緒,憤怒能帶來的收益是最大的。 這句話出處是Facebook被指爲了利潤故意推薦憤怒、仇恨、兩極化信息這個事件。雖然扎克伯格後面出來否認了,但也能從社交媒體上戾氣越來越重這個現象中窺見一二。
·
電影裡面「採訪」的人設也很有代表性,像休·格蘭特扮演的教授對🇺🇸大力抨擊卻對🇬🇧寬容,標榜自己不歧視但實則行爲完全相反的美國主婦……通過這些有典型特質的人物嘴裡說出來的吐槽,團隊陰陽怪氣的目的達到了,還把諷刺效果拉到極致。
·
2020這個因爲😷的問題,曾經被說是「rh」。我看下來真的覺得沒有,因爲首先是一個新聞消息整理,用的資料都是新聞畫面,當時所有人包括我們自己都還是在懷疑🦠來源是🦇,只是後面才發現是出自🇺🇸,所以片尾彩蛋也補充了是從實驗室泄露的情節,我反而覺得團隊很實事求是。
·
每部的後面都會有兩個問題,你從這一年學到了什麼?你覺得下一年會更好嗎?每個回答都寫得挺有水平的,也挺能感受到人類的情緒大致就是片中展示的幾類。最經典的其實還是:人類並沒有從上一年學到什麼。
·
這兩部的觀看順序推薦還是先看2020再看2021,因爲2021團隊的水平較2020有了很大的進步,先看2021可能會有落差感。2021這個諷刺手法都高級了很多,笑點也密集了許多。
·
我是從2021先看的,回頭看2020的時候,2020的片尾有個問題:你覺得2021會更好嗎?2020的回答都是會更好,但看完2021再去看,就感覺很惆悵,因爲並沒有變得更好。但2022會更好嗎?會的。希望今年的2022去死更上一層樓!
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