√對小提琴技術訓練進行徹底革命的要算舍夫契克。他放棄了傳統練習曲的寫法,而把小提琴演奏左右手的技術系統的編在一起反覆練習,並將音階與基本練習結合。舍夫契克推動了小提琴技術練習創作向更系統的方向發展。
√與舍夫契克同時代的施拉迪克,對提琴技術革新也作出了重要貢獻,他寫了三冊技術理論著作及一些音階和練習曲,都是很好的基本技術訓練材料,也是學習《克萊採爾》及《羅德》之後的必修課程之一。
√與舍夫契克的方法最類似的是杜尼斯,其著作中最有名的是《藝術家的小提琴演奏技術》。這是一本技術高度集中的練習教材,包括了對左右手技術的系統練習。杜尼斯還有一些著作,如《每日練習》、《小提琴技術新發展》,涉及了顫音、連頓弓等技巧的針對練習。
√在我國再版最多的是《卡爾·弗萊什音階體系》,也可算目前爲止最完備、最有系統的高級音階練習。《小提琴的發音問題》,着重研究弓法與發音的關係問題,還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練習曲。
√赫利美利的音階練習,是初學者使用較廣泛的一本單音音階。其包括了一把內的大小調音階、兩個八度及三個八度音階及兩種琶音。
√加拉米安著有《小提琴演奏技巧》,還附加一本弓法練習,與《卡爾·弗萊什音階體系》不同的是,加拉米安常注重非傳統音階及琶音的練習,其目的是針對突破近代作品新技巧的需要而編寫的,對於推動小提琴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√弓法訓練是小提琴基本練習的重要部分。早在18世紀初,已有了弓法是提琴靈魂的說法。的確,提琴音色的強弱明暗以及抑揚頓挫的勾勒,無一不是由各種弓法表現出來的。《克萊採爾》、《羅德》、《維尼亞夫斯基》、《帕格尼尼》等高級練習曲中,弓法的練習分量至少與左手練習相等。